今日特推: 山东肥城市法院执行局举行企业职工工资执行款发放活动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法院 > » 正文

山东聊城市司法局“记者走基层 水城法治行”走进东阿县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10月20日,山东省聊城市司法局“记者走基层·水城法治行”媒体采访团一行7人走进东阿县,实地采访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市局宣传教育科全体人员及中国网、齐鲁晚报、聊城日报、聊城电视台等媒体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
 
  媒体采访团一行先后到姜楼镇陈店新村、铜城街道大店子村、县司法局铜城司法所、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法治带头人”助力乡村振兴、基层司法所强基固本、法律服务践行“我为群众办事”等工作进行采访,并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座谈会。
 
  “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姜楼镇陈店村
 
  姜楼镇陈店村于2018年3月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该村过亿元的钢铁企业两家,全村人均纯收入2万元以上,整个新村投资2个多亿建成28栋住宅楼。在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深化“七五”“八五”普法依法治村工作等方面在全县起着模范带头作用。
 
  采访团一行实地参观了陈店村德治长廊、法治一条街、陈店新村文化活动中心等,对陈店新村德治法治无缝衔、普法学法法治文化宣传阵地、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陈店新村文化活动中心大礼堂,采访团一行集中观看了陈店新村《法治保障更民主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法治宣传片,对基层司法行政职能在推进陈店新村村民自治、依法治理以及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法治思维等法治建设中的作用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铜城街道大店村:乡村振兴法治先行 凝心聚力共建和谐
 
  铜城街道大店村积极探索实施规模农场、就业工场“两场同建”的建设模式,交通方便,是铜城街道打造乡村振兴的亮点样板。大店村公共法律服务室下设在北京店党群服务中心,把人民调解、法治宣传、社区矫正、法律援助等司法行政工作职能延伸到村民家门口。尤其是东阿县开展“法治带头人”培育工程以来,联合基层法律服务全覆盖法律顾问团队力量,着力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开展普法宣传,着力矛盾纠纷化解,让法治的温暖与力量护航乡村振兴。
 
  采访团一行实地到大店村公共法律服务大厅、老张调解室等进行采访,了解到大店村基层法律顾问团队在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法治护航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根据调解工作实际,总结出了调解“五前工作法”,即组织建设走在预测前、预测工作走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在议事前、议事工作走在调节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做到“大事不出街道、小事不出村”,筑牢社会维稳第一道防线,实现万事和为贵的和谐局面。
 
  县司法局铜城司法所:法治为民办实事 营造和谐气象新
 
  东阿县司法局铜城司法所位于东阿县的城乡结合处,担负着辖区51个村和城区社区5.1万人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普法宣传、社区矫正、基层法律服务全覆盖等工作职责,是省级规范化司法所。
 
  采访团一行实地参观了铜城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付茂生调解室、法律顾问工作室、社区矫正宣告室等,对法律顾问、法律援助、调解等法律服务窗口建设以及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社区矫正工作等有了更深的理解。
 
  县司法局铜城司法所人员以奋发有为的精气劲、攻坚克难的拼搏劲、只争朝夕的紧迫劲,不负使命、努力工作,不仅将大量矛盾纠纷解除在源头,帮群众去了“痛点”,通了“堵点”,解了“难点”,而且为居民普及了法律知识,增强了居民法治意识,提高了普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使社区矫正对象重塑人生、融入社会。同时,还培育出一批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现在辖区上下政通人和、人心思上、呈现出乡村振兴、经济发展、欣欣向荣的崭新景象。
 
  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用情服务惠及民生 履职尽责为民解忧
 
  东阿县公证处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深化改革激发内生动力,以优化服务更好地利企便民,以公证信息化建设为依托提升公证行业服务能力,强化服务助推社会经济发展,以创新理念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实现公证服务、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20多年来,东阿县公证处共办理各类公证4万余件,创造了“国内公证零错误、涉外公证无退回”的记录。荣获“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司法行政系统政风警风行风建设示范窗口”、“山东省文明公证处”“山东省优秀公证处”等称号。公证处党支部书记、主任刘桂民,担任省公证协会常会理事、省公证质量委员会主任委员、聊城市公证协会会长;荣获“山东省司法行政系统2017年度人物提名(公证员)”、“山东省优秀公证员”等称号,多次被山东省司法厅、聊城市司法局、东阿县人民政府授予“先进个人”、记个人“三等功”、“聊城市优秀共产党员”、“聊城好人(敬业奉献)”等荣誉称号。今年7月7日,“忠诚 担当 奉献 ”聊城市政法英模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刘桂民作为聊城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典型代表、以“践行为民初心 无悔公证人生”为主题,用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向与会人员讲述了自己在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守护公平正义的公证故事,展现了司法行政人的精神风貌。
 
  东阿县法律援助中心坚持创新机制办实事、多措并举惠民生、用心用情普新法等,大厅实行AB岗工作制和一站式服务相结合的工作制度,法律援助机构将受理、审批、指派、信息输入、回访、监督六项服务集中到大厅窗口,定岗定责,规范有序。今年以来接待群众达1000余人,共受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774件,其中,刑事案件269件(刑事辩护102件、刑事认罪认罚案件167件),占比35%;民事行政案件504件;公证1件。结案662件。农民工案件300余件,占比39%。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1300余万元,获得一致好评。
 
  东阿县司法局目前在册社区矫正对象152人,管制2人,假释1人,暂予监外执行1人,缓刑148人,无个人极端案件和重大刑事案件的发生。社区矫正工作一是坚持线上线下齐抓共管实现社区矫正实时动态监管。充分运用全省社区矫正智慧矫正监管平台、安装使用钉钉等实现信息化核查全覆盖。二是坚持“常态化”教育转变社区矫正对象思想。组织含滥伐林木罪在内的社区矫正对象在沿黄司法生态修复基地开展公益植树活动;以司法所为单位,以建党一百周年为契机,组织对在册的157名社区矫正对象机进行党史集中学习教育;组织社区矫正对象集体观看建党一百周年纪念大会,学习习近平同志在建党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三是“个性化服务”,凸显社区矫正针对性和实效性。对身体不便或家庭苦难的社区矫正对象等实行上门办理社区矫正入矫接收手续以及规范化和人性化相结合帮扶教育等。
 
  东阿县司法局将以此次“记者走基层?水城法治行”为契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法治东阿、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以保障农村群众基本公共法律服务需求为重点,不断满足乡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法律服务需求,增强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