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济宁任城区司法局:多元文韵 绘就“河韵仁矫”新枫景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法院 > » 正文

山东青岛市司法局“三个转变”推动队伍教育培训提质增效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今年以来,山东省青岛市司法局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完善培训模式,科学配置培训内容,拓宽培训渠道,强化实践锻炼,通过“三个转变”,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司法行政队伍。
 
  从单一型向立体型转变
 
  改变过去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开辟四个“课堂”。
 
  专家课堂:邀请专家学者到局机关讲授专题课程。
 
  线上课堂:发挥学习强国、灯塔-党建在线学习平台作用,线上收看专家授课。
 
  异地课堂:组织党员干部到先进城市、红色教育基地学习培训、强化现场学习教育。
 
  实训课堂:创新建立律师到机关参与岗位锻炼和机关年轻干部到律师事务所参与实训两项制度。
 
  今年以来,累计邀请专家开展专题辅导6次,组织“学党史、强党性”红色教育4次,参加政治轮训5次,组织观看“燕山大讲堂”11期,遴选4期36人次到市司法局开展律师岗位锻炼。
 
  从浸灌型向滴灌型转变
 
  针对培训对象、培训内容“一锅煮”的情况,探索“点单+评价”培训模式。
 
  学员“点单”。年初,统筹事业需要、组织要求、个人需求,制定本系统全年教育培训班次计划。
 
  训后“评价”。培训结束后,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效果进行打分评价,进而有针对性改进。
 
  调研“立项”。在培训需求广泛调研基础上,对青年律师成长困境、涉外法律英语技能、监狱干警“导师制”等内容开展专项调研,为精准“定制”培训内容提供重要参考。
 
  2019年以来,连续三年举办“双基”公务员培训班、处级干部任职培训班、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党建联络员培训班,2021年成立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建立青年分享学习群,打造“律师大讲堂”“琅琊书院”等法律服务培训品牌。
 
  从内循环型向双循环型转变
 
  不局限于在内部培训上“打转转”,深入挖掘系统内优秀师资,打造精品法律服务课程,策划开展法律服务惠企专题培训活动。
 
  坚持高起点谋划。联合市工商联进行企业需求摸排,结合国际国内热点,确定并实施《“RCEP”给企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契税法>实施后带来的新变化》等培训主题。
 
  坚持高标准打造。精选全市律师、公证、司法鉴定行业领军人物打造金牌讲师团,开发《保护知识产权与激发企业创新》《企业劳务用工常见问题》等精品课程。
 
  坚持高效率使用。发挥“律师大讲堂”辐射胶东五市的优势,每月组织“线上+线下”培训不少于2期。举办青年干部沙龙,每月开展惠企政策等培训不少于4次。(山东省司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