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2022年度山东聊城市法治政府建设荣誉榜,莘县3个!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法院 > » 正文

山东诸城打造“一中心两基地”提升社区矫正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水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李翔宇)今年以来,山东省诸城市针对社区矫正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社区矫正法》,不断转变重监管轻教育的传统矫正观念,创新思路、加大投入,统筹利用社会资源,创新丰富矫正形式,先后建成标准化智慧矫正中心、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矫治基地、社区矫正对象教育帮扶基地,全市社区矫正工作取得了新成效,连续10年实现社区矫正对象无脱管漏管。
 
  一、加大投入,建设标准化智慧化矫正中心
 
  为进一步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质量,诸城市不断整合现有办公资源,参照司法部规范化社区矫正中心建设标准,建成总面积1000余平米集报到登记、入矫宣告、训诫谈话、心理矫正、教育学习、视频督察、远程指挥等功能于一体的标准化智慧矫正中心,诸城市司法局被列入山东省首批“智慧矫正中心”试点单位。同时,投资研发诸城市社区矫正监管一体化信息平台,打造了融基础业务、数据共享、可视监管、协同办公、远程督察、定位管理、远程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矫正”新平台,并将“雪亮工程”、高空鹰眼瞭望摄像头、智慧人脸识别系统、车辆识别系统、公检法司协同办公平台等与山东省社区矫正监管指挥平台有机融合,实现了中心调度指挥、掌上签到学习、终端定位监管,真正形成了覆盖全市、联通城乡,横到边、纵到底的24小时立体化监管体系。
 
  二、因人施教,打造人性化心理矫治基地
 
  社区矫正对象由于其特殊的社会身份以及成长经历等多种原因,往往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心理问题,这些问题长期存在,给他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他们顺利融入社会。基于此,诸城市将心理矫治作为社区矫正工作的重点,重点打造了总面积5000余平米的心理矫治基地,先后接纳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心理矫治1000余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矫治效果。
 
  一是增加心理矫治的“诸城味道”。立足本土,深挖资源,着眼增强社区矫正人员的认同感、亲切感,在心理矫治基地成立茂腔剧团、名人展馆、乡村记忆照片展、陶钝文学馆,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茂腔、古琴、黑陶,历史文化名人王尽美、陶钝、崔巍、路怀中,乡村田园风貌、朴实生活图景等与心理矫治有机结合,不仅增强矫正对象的自信心、自豪感,更激发起他们爱国爱家的深切情怀,激励他们珍惜美好生活,认真矫正、回报社会。
 
  二是满足心理矫治的“精准需求”。以“矫正重在矫心”为核心,着眼于转变、立足于转化,多措并举、授人以渔。建立农民书画苑和科学技术馆,集书画学习、剪纸作图、文化科普、机械原理、手工实操、技能培训为一体,注重培养社区矫正对象的兴趣爱好,在实践中提升技能,推动就业、回归社会。社区矫正对象也可根据内容、时间自主选择、自由组合,转变传统“填鸭式”集中教育,矫治手段更加精准,教育实效不断提升。截止目前,接受文化熏陶、就业技能培训的社区矫正对象已达600余人次。
 
  三是深化社区矫正“人文色彩”。为帮助社区矫正对象建立内心自信,重塑健全人格,心理矫治中心除有6名常驻心理咨询师外,还不定期邀请知名心理咨询师到中心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心理评估等,通过心理咨询、沙盘测试、放松治疗、情绪宣泄等多种方式,引导和帮助社区矫正对象调节不良情绪,克服心理障碍。人文关怀是心理矫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心理矫治的过程中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积极探索“法律约束+人文关怀”的教育矫正新模式,使社区矫正对象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对政府和社会的感恩情怀更加深厚,教育效果更加显著。
 
  四是心理矫治注重“传统文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心理矫治基地设立尼山书院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展区两大模块,以明德、守信、孝道等为主题,定期开展国学教育,注意发掘身边的榜样,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展区进行家风家训、模范人物、榜样家庭等宣传展示,寓教于矫,取得了良好的矫治效果。同时,将王尽美党性教育基地、刘家庄抗战纪念馆等红色法治文化基地作为心理矫治基地的拓展延伸,定期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参观学习,以红色历史震撼心灵,接受灵魂洗礼,激发社区矫正对象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使命感,心理矫治效果明显。
 
  三、统筹资源,建设特色化教育帮扶基地
 
  社区矫正教育帮扶是矫正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于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提高矫正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诸城市整合现有资源,充分利用原有的反邪教教育基地,不断规划提升,建成总面积10000余平米的教育帮扶基地,促使社区矫正对象通过学习教育、公益劳动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法律意识,扩大社区矫正社会影响力,提高教育帮扶效果。
 
  一是抓宣告环节,强化警示作用。在教育帮扶基地设置集中宣告大厅,对新入矫社区矫正对象,由司法局组织,联合人民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社区党委、矫正小组等成员单位举行集中入矫宣告仪式,给社区矫正对象上好入矫第一课,有力地起到了震慑作用,维护了法律尊严。
 
  二是注重教育帮扶“沉浸式体验”。在教育帮扶基地的多个功能区中突出建成监狱体验功能区,可以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沉浸式”监狱体验教育,可同时容纳200余人进行监狱体验,进一步增强社区矫正对象对自己身份的认知,珍惜来之不易的矫正机会。同时,在教育帮扶基地设置反邪教警示教育大厅,搭配多种教育模式,可容纳200余人同时接受教育,100余人同时进行社区服务,不断提高社区矫正对象的自我免疫力和抵御一切违法行为自觉性。
 
  三是从劳动中获得自我认可和自我提升。在教育帮扶基地划出专门区域作为社区矫正对象集中劳动区,一方面为社区矫正对象从事公益劳动提供了固定场所,有利于社区矫正对象通过劳动修复社会关系,获得自我认可和自我提升,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使他们在劳动中反省过错,在劳动中重塑自尊,达到思想矫正与行为矫正同步同拍的效果,帮助他们真正实现自我改造,努力回报社会。
 
  四是充分发挥矫正对象中“榜样”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中,注重发掘社区矫正对象中的优秀典型现身说法,用发生在身边的榜样力量影响社区矫正对象积极面对生活,认真接受改造,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教育帮扶基地建成以来,先后有自行创业并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过渡就业的张某某、主动参与抗击冰雹灾害自己却遭受损失的臧某某、大年初一就主动在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王某某等20余名优秀典型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受众达600余人,听了他们的事迹,社区矫正对象纷纷表示要向他们学习,认真改造,踏实做人。(山东省诸城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