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胶州警营里00后新警——“小吕”入列,守护力满格!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访谈 > » 正文

情满山乡——记甘孜州九龙县踏卡乡甲铺子村第一书记赵重阳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风从大山里吹来,带来大山那边的消息。
 
  山东法制传媒网讯:(陈初)在中国西部攀西平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聚居着甘孜州九龙县藏、汉、彝、回、苗、白、瑶、羌、土家族等12个少数民族。长期以来,各民族相互交融,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其藏区风貌、彝寨风情、汉村风味,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显得原始而古朴,厚重而庄严。
 
  在九龙县踏卡乡境内的大山深处的皱褶中,坐落一个闭塞的小村庄——甲铺子村。村名很美,村庄很小。这里空气清新,风光旖旎,仿佛世外桃源。然而,只要你走进这里,停下脚步,细瞧或聆听,就会发现诗情画意掩盖下的贫穷和落后。它让人们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可以说,这里是中国西部山区贫困落后的缩影和标本,人们透过高山深谷,可以触摸到既有人类生存的艰辛和无奈,更有无奈中的豁达与坚韧。
 
  甲铺子村平均海拔2720米,幅员面积95平方公里,辖庄子房组、杜公组、下坪子组、甲铺子组、马家坪组、长草坪组等6小组。由藏、汉、彝3个民族组成,全村316户1208人,贫困户50户182人,贫困率为15.06%,绝大多数青壮年外出务工,为生存谋出路,是典型的民族地区较大的贫困村。该村退耕还林2103亩,耕地面积约873亩,林地5307亩,草山40672亩。经济来源以采集虫草、发展种养殖业为主,现有牦牛养殖户15户,养羊户36户,经济作物837亩,牲畜存栏5472头,年出栏数1450头。甲铺子村“两委”成员共12人,村支部7人,村委5人,正式党员23名,党员贫困户8名。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50户182人(生产就业和产业扶持一批39户100人,移民搬迁安置一批4户13人,低保政策兜低一批9户36人,医疗救助扶持一批34户40人),其中因病致贫13户、因残致贫9户、因缺劳动力致贫10户、因缺资金缺技术致贫10户、因学致贫8户。目前已脱贫11户30人、2016年预计脱贫8户37人、2017年脱贫8户38人、2018年12户38人、2019年脱贫11户39人,贫困村预计于2020年全面脱贫摘帽。
 
  千百年来,终结贫困,是人类的终极梦想。党的十八以来,党和政府倾举国之力,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工程,加快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打响了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役,一大批年富力强的科技文化、经营管理人才被选派到贫困的乡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挂帅精准扶贫前线战地“指挥官”,率领农民大军,去全线展开决战决胜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的攻坚战,四川省煤田地质局测绘院干部赵重阳就是其中之一。
 
  临危受命  奔赴战场
 
  赵重阳是陕西宝鸡人,中共党员、2006年7月毕业于重庆工程学院工程测量专业,现就职于四川省煤田地质局,时年32岁,工程师。他虽然个头不高,只有165厘米,体格偏瘦,体重仅108斤,应该归类于精准扶贫“擂台上”轻量级的拳击手,但他头脑灵活,点子多,知识丰富、干劲十足,身手敏捷,说话谨慎、处事冷静,办事干练,目光炯炯有神,眉宇间自信满满,透着一股逼人的英气,充满着蓬勃的活力和正能量,深受同事敬重和领导赏识。
 
  天降大任,生逢其时。2015年9月,赵重阳被组织选派到九龙县踏卡乡甲铺子村担任第一书记,全权负责该村精准扶贫、脱贫奔康工作。驻村履职以来,赵重阳坚决拥护组织决定,服从组织安排,严格遵守有关规定,践行“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以上率下,身体力行,他牢记职责与使命,抓党建、促脱贫!严格遵守省、州、县精准扶贫各项规章制度,照章办事、依法行为,始终立足岗位,不懈怠、不慵懒,勤学善思,开拓进取、积极作为,为甲铺子村的脱贫攻坚一直努力着、拼搏着、奋斗着,用青春和热血淬火“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用牺牲和奉献擦亮“鎌刀与铁锤”的党徽,让生命激情在川西大地,舒卷共和国“向贫困宣战,向致富进军”的时代风云,把精忠报国之志融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宏伟大业之中!
 
  在九龙县踏卡乡两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赵重阳团结带领“村两委”班子,发动群众,依靠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使昔日的贫困村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深入调研  明确路径
 
  赵重阳来到甲铺子村走马上任第一书记后,虽然这里的群山连绵,险峰如林,千崖万壑,森林茂密,道路崎岖,干旱、风灾、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贫困的大山深处,风光秀美,保持着古朴原始的自然风貌,让他惊喜而好奇,眼前山川形胜的壮美激发了他“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豪情,但第一只凶神恶煞的拦路虎,却给他一个下马威。他与当地藏彝群众语言不通,无法交流,工作寸步难行,如坠异域之境,两眼茫然,浑浊一片,怎么办?他立即找村两委成员一路陪同、当向导、做翻译,进村串组入户,访贫问苦,通过深入开展问衣食冷暖、问突出问题、问产业发展、问建议意见等“零距离”听民意解民忧的工作方法,分别建立民生诉求、困难群众、稳定工作、四风问题等“四本台账”,准确把握群众诉求,全面掌控社情民意,扎实开展送政策、送信息、送资金、送项目的“四送”活动,并深入推进基础建设、增收致富、优质服务、文明教化等“四项工程”,凝聚了民心,化解了民困,夯实了民本。一年来,在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鼎力支持下,赵重阳带领村两委班子,在这块穷乡僻壤的甲铺子村,以思想凝聚共识,以实干精准扶贫,以惠民为根本目标,从而点燃了山村脱贫致富的希望,深受群众的拥护和称赞。
 
  “村看村、户看户、党员群众看干部。”自上任以来,赵重阳先后共召开了24次专题会议与11次党建工作会议,对精准扶贫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专题解读“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等精准扶贫政策,严把群众申请关、入户调查关、民主评议关、公示监督关、确认审核关,确保了扶贫对象识别精准,为真扶贫,扶真贫锁定对象目标。全村建立《贫困户登记表》、《扶贫手册》等各类资料,向贫困户发放“连心卡”、“明白卡”,方便咨询和帮扶联系,同时,落实精准扶贫“挂图作业”要求,乡、村设立扶贫攻坚办、制作各类版面并上墙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做到公正公平、阳光操作、群众满意。随后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及“四讲四有”学习教育,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协调行动,收到良好效果。村两委共培养入党极积分子2名、村级后备干部5名,挖掘致富能手2人,建立党员精准扶贫示范项目1个(党员贫困户阿七达尔养鸡场示范项目)。
 
  思路决定出路,选择大于努力。赵重阳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摸清了村情,掌握了民意,看准了奋进的方向,从此揭开了他平凡人生中不平凡的一页。
 
  阳光下,山坡上的村子显得安祥而宁静。空寂的大山里,清澈的溪水汩汩流淌,山花独自静静地开放,一两声鸟鸣在山间清脆地回响。水墨山水似的甲铺子村,宛若孔雀开屏,正在逐渐展示它精美绝伦的另一面。
 
  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
 
  甲铺子村,地形条件复杂,自然地质灾害频繁,在2015年6月26日特大泥石流自然灾害中,该村受灾严重,道路,学校、村委会、活动室及老百姓住房均严重受损,生产生活陷入困境,日子苦不堪言,面对全村三分之二的老百姓不通电、无饮水的状况,赵书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寝食难安,如坐针毡。他通过乡攻坚办、村两委、驻村工作组的努力,及时制定出适宜本村长远发展、持续发展的扶贫规划,千方百计从省煤田地质局筹集捐赠资金190多万元,协同交通局、水务局、电力公司、通信等部门,组织施工队伍,大力开展全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截止目前,村、组主干道路面硬化已铺设9.89公里;彝家新寨、危房改造、新村建设、风貌改造等工程全面完成;全村316户百姓喝上了清洁的自来水,亮起了电灯,连通了网络,这无疑给村民出行及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快乐、舒适。2016年4-7月,由四川省煤田地质局援建的村委会及村活动室全面竣工,投入使用。
 
  做好“一村一业,一户一品”的大文章,是精准扶贫的核心内容,也是强村富民关键所在,更是第一书记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赵重阳和村“两委”考察市场、科学调研,结合村情、因地制宜地决定:把优先发展和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突破口。赵书记提出通过“短期经济助脱贫、长期经济助奔康”相结合”和“支部+合作社+精准贫困户”的思路。所谓短期经济主要侧重于养殖业发展,长期经济主要侧重于种植业及成立合作社。如今该思路已化为具体行动,得到有力落实,成效明显。村民及贫困户的收入也在逐步增加,生活得到较大改善。眼下,已向50户贫困户免费发放优质肉鸡鸡苗——青脚鸡1600只,年底前,人均增收2500元;种植核桃450亩、花椒620余亩,引进单4号玉米良种、投放良种南江黄羊7只、引进大友1号核桃新品种,“甲铺子村尔哈惠民专业种植养殖合作社”完成筹备,进入争分夺秒、紧锣密鼓的有序施工之中。该村还以“支部+合作社+精准贫困户”的模式努力拓宽百姓增收渠道。九龙县踏卡乡甲铺子村尔哈惠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以“生猪养殖+蔬菜种植”为主,吸纳社员16户,其中精准扶贫户10户,目前合作社有蔬菜基地48亩。其精准贫困户脱贫经营模式为:贫困户申请5万元的金融扶贫贷款资金入股,股金由合作社偿还,每年定期分红5000元,旱涝保收;投资180-200万,在长草坪组乌拉溪沟桥头新建2500平方米的标准现代化养猪场,饲养母猪200头、年出栏2400头生猪,采取集中与分散养殖方式,由合作社为贫困户提供母猪和仔猪,出栏后农户可自行选择贩卖或由合作社统一回购,若当地市场无销路,由合作社按照低于市场价0.5-1元的标准统一回购,仅此一项,可带动25户精准贫困户126人,户均增收9000元,人均增收1785元;吸纳贫困户在生猪养殖场务工,可解决15人就业,并带动15户精准贫困户64人,户均增收1600元,人均增收378元。
 
  扶贫需要资金的物质力量,更需要科技文化的支撑。俗话说:“授人以予鱼,不如授人以渔。”赵书记深谙此理。为此。他十分注重产业知识、技术、技能、管理培训,先后邀请省林业厅农业研究员吴万波及省畜牧科学研究院畜牧专家叶勇刚、甘佳等研究员等进村培训3次,培训农牧民达204人次,发放养殖、种植技术书籍252份,积极开展养殖饲养管理、疫病防治技术及花椒核桃种植嫁接、日常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并对贫困户赠送兽药及种子疫苗,真心帮助贫困户脱贫奔康和勤劳致富。
 
  赵重阳书记常说:“群众的困难与疑问就是我职责分内的事;百姓的渴望和需求就是我奋斗的目标!”
 
  如今,甲铺子村的藏族同胞、汉彝父老乡亲,早已把第一书记赵重阳当成了自己的亲人,他们有什么懊恼的事、有什么新想法、甚至家庭鸡零狗碎的小事、鸡毛蒜皮的纠纷矛盾,都要找赵书记唠叨一下,诉说一番,拿捏主意,方才心里踏实、思想舒畅……
 
  文化扶志  教育治愚
 
  生活经验表明:贫困与愚昧是一对连体双胞胎,如影随形,挥之不去。因此,治贫与治愚,两手抓,两手都硬,赵重阳书记在村民“资质脱贫”与“精神治愚”方面,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在占地3200平方米村民族文化广场,设便民服务中心、村两委办公室、村民议事中心、村文化室;由省煤田地质局援建6村民小组各90平方的小型文化活动场地,让群众在闲暇之余可以强身健体,舒展筋骨,广泛开展全民读书活动,让科技文化的阳光驱散“愚昧”的阴影,斩断“贫困”的穷根。赵重阳书记竭心尽力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时刻把贫困户、五保户、残疾人、空巢老人及留守儿童冷暖挂在心上,每逢佳节,他都要代表省局单位或个人对这些贫困户送礼品及慰问金,嘘寒问暖、无微不至,把党的关怀和社会的爱心及时“直达”;六一儿童节时,赵书记为村里的留守儿童举行“关爱儿童、释放纯真”为主题的激情飞扬献爱心活动,向村小留守的18名儿童每人赠送了校服、书包、文具盒、画笔、书本、玩具等十多种物品;向三名敬岗爱业的园丁赠送笔记本及钢笔,并对他们坚守乡村教育的艰辛付出表示感谢和敬意。领到礼物后的孩子们情不自禁,载歌载舞,把欢乐的歌声,优美的舞蹈,献给了党和祖国,并深深植根于家乡的土地,融入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如果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那么,对于绝大多数留守儿童来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爹妈到城里打工,一年也见不到他们的面。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抚慰他们孤独、寂寞、失落的幼小心灵,同样也是精准扶贫,滴灌农户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在甲铺子村,真切地看到留守儿童感恩社会的微笑,它灿烂着大山的希望,点亮了山区农村奔小康的现实生活和精神理想!
 
  没有耕耘的土地,注定没有收获;没有挑战的人生,注定无人喝彩。在甲铺子村扶贫攻坚的日日夜夜,阳光和星辉,见证了第一书记赵重阳一个脚印一洼汗水,一路风尘一路浩歌地走进了今天的荣耀殿堂:在2015年度考核中,赵重阳被九龙县委组织部评定为优秀;2016年被省煤田地质局评为“共产党员示范岗”、同时还被踏卡乡人民政府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在2016年8月被县委县政府任命为踏卡乡人民政府党委副书记。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在脱贫攻坚的漫漫征途上,赵重阳已把自己的青春融进了甲铺子村的青山绿水之中,把自己的生命热诚献给了伟大的精准扶贫事业,村民们无不对他竖起敬重的大拇指,点赞有佳,褒扬不绝,俨然把他当成了甲铺子村脱贫的“救星”、致富的“能人”、柔情似水的“亲人”。如今,这个年轻的“第一书记”,正在为他实现山水田园、美丽新村的春秋大梦奔波着、迅跑着……
 
  赵重阳快乐着百姓的快乐,幸福着人民的幸福!因为,他深深知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永远是一件“上善若水”的快乐,永远是一种“给比拿愉快”的享受!这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来自: 法制传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