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印尼共工新闻社入驻新址雅加达萨希德苏迪曼中心办公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财经 > » 正文

山东邹城总工会:以一体化培育体系,铺就产业工人“工匠之路”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王萃 徐璐)从初入山东天河科技有限公司时,在老师傅言传身教下潜心钻研施工工艺,到如今牵头攻克重型掘锚机安装技术难题、带领徒弟勇闯技术难关,产业工人顾炜炜的成长蜕变,正是山东省邹城市总工会赋能产业工人成长的生动缩影。近年来,邹城市总工会以“培训—竞赛—创新—评价”一体化模式为核心,精准对接需求、创新培育路径,让万千一线产业工人在技能提升的阶梯上稳步攀升,为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人才动能。​
 
    精准“画像”,靶向搭建培训供需桥梁​
 
    产业工人的技能短板在哪里,培训服务就跟进到哪里。邹城市总工会聚焦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支柱产业,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开展全覆盖调研,精准摸排产业工人技能瓶颈与岗位需求,梳理形成详实的“需求清单”;同时整合具备资质的培训机构、工匠学院骨干教师、本地技术专家等优质资源,建立动态更新的“资源清单”。通过“两个清单”的精准对接,构建起以企业需求为圆心、线上线下深度融合、送教入企灵活补充的立体化培训网络,让培训服务告别“大水漫灌”,实现“精准滴灌”。​
 
    创新载体,让高品质培训触手可及​
 
    “不用跑远路,在厂里就能学技术、练实操,太方便了!”在山东恒信集团的生产车间里,刚结束实操培训的工人深有感触。为适配企业生产节奏,邹城市总工会创新推行“学院+站所”协同联动模式,依托各类工匠学院的优质资源,激活生产一线工匠培训站(所)、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的辐射功效,让产业工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品质培训服务。针对企业工学矛盾突出的问题,工会组织专家团队深入企业,利用交接班间隙、工休等碎片化时间,将理论课堂搬进会议室、把实操演练设在生产车间,实现“学习不误工、技能不脱节”。此外,汽车维修行业工会联合会设立的“工匠培训站”,以分站形式扎根3家企业,同时面向全市同行业职工开放共享,让优质培训资源惠及更多从业者,职工吴磊就通过系统培训实现了实战能力的大幅提升。​
 
    以赛促创,构建闭环成长激励生态​
 
    “以赛促训、以训促创”成为邹城培育技能人才的关键抓手。今年,持续8个月的邹城市第九届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如期举行,竞赛项目紧扣最新行业标准与本地“1+5”主导产业发展需求,既检验培训成效,更搭建起技能比拼的舞台。备赛期间,工匠学院、培训站、创新工作室联动发力,为参赛工人提供针对性强化训练;赛后,凭借大赛名次与实际工作贡献,工人可参与企业技能自主评价,晋升职业技能等级、提高工资待遇,形成“培训—竞赛—创新—评价”的完整闭环。这种“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良性循环,极大点燃了产业工人的学习热情与创新潜能,催生了一批技术革新成果。​
 
    硕果盈枝,技能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如今,邹城产业工人培育成效已然显现:截至目前,今年已有超过300名一线产业工人通过工会组织的各类培训实现技能等级提升,像顾炜炜一样从普通学徒成长为“邹鲁工匠”的技能人才不断涌现;累计完成技术创新、小改小革项目百余项,创造经济效益超千万元,为地方重点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邹城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赵锋表示,未来将持续完善一体化培育体系,让更多产业工人在技能提升中实现人生价值,为邹城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山东省邹城市总工会)